來源:齊魯網作者:馬奔我來說說複製鏈接2014-09-26 10:20:09 [提要]在莒縣這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土地,生活著一批普通卻又不平凡的老人,他們就是建國前老黨員。這個群體的數量,最多的時候曾經達到13000多人,目前健在的有900多人。
  齊魯網濟南9月26日訊(記者 馬奔)董永明,山東莒縣人,今年八十多歲,1947年入黨,是一名建國前的老黨員。董永明的老伴和她一樣,也是解放前投身革命入黨的老同志,但是解放後,在調動回鄉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黨組織關係一直沒能落回來。不久前,莒縣當地政府開始對建國前老黨員發放補助。董永明老伴就想找找組織,把自己的黨組織關係找回來,可是,董永明卻說,不行,這個事兒不能辦。這是為什麼呢?老伴為此和他鬧了一個月的彆扭。可董永明就一句話,這就該我的事兒。老人幹嘛不讓老伴去找關係呢?我們一起來看記者的調查。

  老黨員董永明(視頻截圖)
  董永明:滔滔不絕的說起當年參加解放戰爭的經歷
  山東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調查》欄目的記者到達莒縣城陽街道東關三街,登門拜訪86歲的董永明。董永明是建國前老黨員。說起當年參加解放戰爭的經歷,董永明還是滔滔不絕。
  董永明:“從47年開始我就參加瞭解放軍,我那時候在二連,俺北到隴海路,西至津浦路,東至大海。”
  董永明的老伴也是抗戰時期入黨,曾在華東野戰軍擔任護士。建國後,夫妻二人轉業回鄉。因為種種原因,老伴的組織關係一直沒能在地方落下。前些年,國家對建國前老黨員進行生活補助,老伴就想把自己的事向上級反映,可是董永明卻拒絕了。
  董永明:“和我鬧彆扭,鬧了一個多月,我說就該我事。我無能,給你辦不了。六個月不過組織生活自動脫黨,你這六十多年了你說怎麼找。”
  董永明跟老伴嘴上說的是“我無能,給你辦不了”,和老伴慪氣。但心裡,是老共產黨員清心律己的原則不動搖。
  來源:齊魯網作者:馬奔我來說說複製鏈接2014-09-26 10:20:09 [提要]在莒縣這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土地,生活著一批普通卻又不平凡的老人,他們就是建國前老黨員。這個群體的數量,最多的時候曾經達到13000多人,目前健在的有900多人。
  呂鴻賓:百姓都喜歡找他“說道說道”
  山東莒縣是沂蒙革命老區。在莒縣,有一批數量龐大、默默無聞的群體,新中國成立前農村老黨員,這個群體最多時達13341人。革命戰爭年代,他們全力以赴支持革命、參加革命,新中國成立後,他們響應黨的號召,回到條件艱苦的農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繼續奮鬥。他們長期居住農村,從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從未向組織伸手,始終保持艱苦朴素的生活。然而,每當有人問起他們,生活上還有什麼困難。有什麼要求,他們的回答卻都是,沒有困難,沒有要求。
  在山東莒縣的本色老黨員紅色群落展覽館,講解員向記者講解了展館收錄的建國前老共產黨員的事跡和風采。

  全國勞模呂鴻賓的辦公室(視頻截圖)
  據講解員介紹,1984年呂鴻賓的小兒子結婚時,不請客不收禮,凡是親朋好友祝賀者,他都倒一杯清茶,退回禮物。他的這個行動在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愛國村黨支部書記呂鴻賓,1951年在全省率先辦起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帶頭人”。附近的百姓碰到問題,都喜歡找呂鴻賓“說道說道”。
  伴隨著呂鴻賓的名字,曾經有兩部書流傳甚廣、影響甚大。一本是關於呂鴻賓和他的合作社,一本叫《呂鴻賓訪蘇日記》。呂鴻賓以一個新中國共產黨員的眼光,記錄當時中國學習的榜樣“蘇聯”,憧憬著新中國和中國農民未來的生活。而當時的人們則從呂鴻賓的記述中觀察、體味著新生政權給中國農民帶來了怎樣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待遇。
  山東莒縣原愛國社通訊員倫智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作為人大代表經常參加國家一些活動,作為一個農民,他對農民接觸的多,對農民身邊的事體會的深,同時又通過中央安排到蘇聯去學習,也從國外的發達經驗當中豐富了他的思想,所以使他成長為一個農民思想家。”
  這本出版於1953年的小冊子中,不但可以讀到一個共產黨員的熱情、理想和對新國家、新制度的尊崇,更能讀到一個基層村幹部對如何搞好社會主義建設的思考。這位山東最早的農業合作化帶頭人,在這本書里提出了要打破“吃大鍋飯”。1961年3月1日,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發表了關於呂鴻賓所在愛國大隊因地種植的調查報告,並配發社論《種植計劃必須實事求是》。
  倫智義還告訴記者,呂鴻賓1950年的時候是農業勞動模範,1980年第二次評為全國勞動模範。他為什麼能夠在每個時期始終站在前頭,就是因為他強烈的愛國思想,強烈的愛黨思想,對解決中國農業問題有強烈的願望和要求,站在這個角度上為國分憂,自己以身示範。
  呂鴻賓一生中不斷進行著探索與創新。除了帶頭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他還嘗試了一整套勞動管理和收益分配的改革,在全國產生了示範作用。即使在困難的環境中,他還重視興辦工業、副業,註重農業科技的推廣,千方百計幫助農民增收。
  呂鴻賓所作的一切,只有一個簡單的原因,就像他所在村莊的名字:愛國。
  女兒呂明明小時候很不理解父親為什麼總是為別人操心,對自家的冷暖卻少有問津,今天,故鄉人民對父親的懷念,成為最好的答案。
  呂鴻賓的女兒、北京電影製片廠編劇呂明明告訴記者:“今天來看,爸爸這一生是很值的,因為你要是有座金山銀山,老百姓罵你,這個有意義嗎?後來我才覺得一個人活著的意義在哪裡,這個意義不是你給子女安排了什麼,不是你給親戚安排了什麼,而是你對人民的情,你留下的,人可以是衰老的,但是情是年輕有活力的。”
  來源:齊魯網作者:馬奔我來說說複製鏈接2014-09-26 10:20:09 [提要]在莒縣這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土地,生活著一批普通卻又不平凡的老人,他們就是建國前老黨員。這個群體的數量,最多的時候曾經達到13000多人,目前健在的有900多人。

  老黨員肖像拍攝者馬成俊在本色展覽館(視頻截圖)
  老黨員肖像拍攝者馬成俊:老黨員的事跡一次次把我感動
  據瞭解,本色展覽館共收錄了118位人物事跡,600幅先進人物的照片,在這些照片里,我們可以看到老黨員臉上的皺紋里滿是歲月的痕跡,但眉宇間卻迸發著信仰的光芒。
  莒縣地處革命老區最早進駐黨組織。在黨組織的宣傳帶動下,這裡的人民較早覺醒,一大批選擇了黨,加入了黨。
  在本色老黨員紅色群落展覽館,記者見到了大量建國前老共產黨員的珍貴資料。其中,有400多幅生動而珍貴的人物肖像,竟然卻是由同一名業餘愛好者歷時7年拍攝完成的。這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物?他的心中又有著怎樣的赤誠之心?
  記者在展館見到了肖像的拍攝者馬成俊。任何一名老黨員的先進事跡他都爛熟於心,隨便走到哪個展板前,他都可以和記者介紹起那位黨員的故事還有他走訪時的經歷。
  馬成俊稱:“200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進入了咱們莒縣紅色群落。當我走到他們這種生活當中去,他們的事跡,一次一次把我感動。並且我驚奇地發現有些建國前的老黨員終生沒照過像,當時我就決定拿起我手中的相機,為他們免費拍照,把照片送給他們,我也想把他們這些事跡用影像的方式記錄下來,到以後把他們的精神傳承給我們下一代。”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馬成俊接觸到了沂蒙老黨員這個特殊又可敬的群體,也徹底改變了馬成俊。以前他除了照顧生意,每年都要花兩個月的時間游山玩水,自從認識了這些老黨員,他把業餘精力都投入到了老黨員身上。
  如今,馬成俊的拍攝已經為400多位老黨員留下了影像資料,他的照片也成為莒縣本色展廳的鮮活教材。幾年前,馬成俊為4對過金婚的建國前老黨員補照了婚紗照。照相機前,這些幸福的老人們流露的喜悅是朴實的。記者在莒縣採訪時,很想登門拜訪照片中的這8位老人,但不幸的是,他們都已經先後離世。
  來源:齊魯網作者:馬奔我來說說複製鏈接2014-09-26 10:20:09 [提要]在莒縣這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土地,生活著一批普通卻又不平凡的老人,他們就是建國前老黨員。這個群體的數量,最多的時候曾經達到13000多人,目前健在的有900多人。

  日照市莒縣楊家溝村的黨支部書記盧翠秀(視頻截圖)
   盧翠秀:群眾小富還不行 還得大富
  戰爭時期老黨員們為革命出生入死,新中國成立,他們又不遺餘力地投入到生產當中去,現如今他們雖已年邁,但仍發揮著餘熱。盧秀翠就是這樣一名建國前老黨員。
  盧翠秀,今年85歲,是山東日照市莒縣楊家溝村的黨支部書記。楊家溝村,地處偏遠山區,有100多戶人家。盧翠秀嫁到這裡後,當過20多年的副書記,從1983年開始擔任書記,至今已31年。在村子里,全村人都習慣稱呼她“老嬤嬤”。
  “誰叫我書記我就煩了,叫我老嬤嬤我就很得勁。”盧翠秀說。
  盧翠秀剛擔任村支部書記時,村子里沒有生產路,耕種莊稼要爬山越嶺,出村必須翻過一條十幾米深的大山溝。為了讓鄉親們走出大山,盧翠秀帶領村民們先建起了一座石橋,後來歷經兩年多的努力,修了一條大約5公里的環山路。
  這裡地下水非常匱乏,是全縣最缺水的村莊之一,挑水要到很遠的山溝里。盧翠秀決定修建水利設施,蓄積雨水。
  經過多年的努力,盧翠秀帶領村民共建起了環山水池、塘壩等水利設施36處,創造了“天再旱不缺水”的傳奇。在盧翠秀的帶領下,楊家溝這個貧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可是盧翠秀覺得,群眾小富還不行,還得大富。
  “還得叫群眾大富,一種大薑,現在每斤到7塊了,一畝地平均8至9千斤。英國荷蘭德國都來到大薑專家,來考察大薑。”盧翠秀告訴記者。
  今年,全村種了200多畝大薑,按每斤7元錢、畝產8000斤計算,一畝大薑就有56000元的收入。除了種植大薑,盧翠秀還瞄準了生態農業,全村有近千畝的地種上了桃、杏、板慄、梨、櫻桃等經濟作物。站在楊家溝村環山路的最高點放眼望去,連綿的群山青翠欲滴,梯田層層繞山坳、水壩處處閃粼光,大薑遍野,牛羊漫山,近千畝果園生機盎然。
  在今年的村支委選舉中,85歲的盧翠秀再次以全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來源:齊魯網作者:馬奔我來說說複製鏈接2014-09-26 10:20:09 [提要]在莒縣這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土地,生活著一批普通卻又不平凡的老人,他們就是建國前老黨員。這個群體的數量,最多的時候曾經達到13000多人,目前健在的有900多人。

  莒縣福利服裝廠的廠長辛興芬(視頻截圖)
  本色精神傳承者辛興芬:殘疾職工享受和正常職工相同的待遇
  老黨員的精神力量是後代傳承的最大財富,莒縣福利服裝廠的廠長辛興芬,就是這樣一位接受了傳承的優秀共產黨員。
  位於莒縣縣城北部的莒縣福利服裝廠,廠區里既乾凈又安靜。車間里,230多名工人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在這230多個職工中,有148個是殘疾人,其中又以聾啞人居多,少數為肢体殘疾。
  服裝廠職工張希文告訴記者,辛廠長就像自己的媽媽一樣,這裡就是自己的家。
  幾位職工口中的媽媽,指的是他們的廠長辛興芬。辛興芬今年58歲,擔任廠長已18年。工人們之所以把她當成媽媽,是因為從她身上感受到了博大的母愛;之所以把廠子當成自己的家,是因為在這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辛興芬稱:“有的聾啞人問到我,假如你死了我們怎麼辦,我說我死了有黨和政府關心你們。他們說我們不要你死,我們不讓共產黨養我們,我們讓你養我們。”
  這裡的殘疾職工,享受著和正常職工完全相同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平均月工資2500多元,多的時候能拿到四五千元。這在當地算是很高的收入了。
  廠里有46對殘疾人夫妻,還是辛興芬當的紅娘、操持的婚禮。
  辛興芬說:“一看誰到了年齡還沒對象就急死我了,就給他們說對象,看誰和誰情投意合,有的父母不同意,我就一趟一趟地去苦口婆心地感化他,早晚得說成他們。”
  按理說,辛興芬沒必要為了掙錢這麼辛苦。如果她想掙大錢,完全可以關掉工廠,把服裝加工訂單包出去。
  “我的客戶20年來對我放心,如果把訂單放出去的話,絕對一點都不用操心,絕對掙大錢。那樣的話這些殘疾人就沒有人管了。為了養這些殘疾人,我寧願不掙錢,也得把他們養到退休。辛興芬說。
  辛興芬這麼做,是自覺承擔了一部分本來應該由政府和社會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這和她的家庭影響有一定關係。她的父輩6人中有5人是建國前入黨的老黨員。
  俺那個叔叔大爺一回家,從來沒覺得自己是個官,俺做飯,他也幫著,俺五叔和俺一起去趕集,遇到要飯的,那是七幾年,那時候錢很實,他就摸出十塊錢給人家,他那時候一個月的工資才180,他每次來,他一個月的工資都花上了。辛興芬告訴記者。
  在莒縣這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土地,生活著一批普通卻又不平凡的老人,他們就是建國前老黨員。這個群體的數量,最多的時候曾經達到13000多人,目前健在的有900多人。他們中最年長的103歲,最年幼的也80多歲,平均年齡大約87歲。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們浴血奮戰,出生入死,始終對黨保持著忠誠;在和平發展年代,他們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見證著共和國的成立成長和繁榮富強。他們用經得起時間和歷史考驗的堅守,向人們展現出老一輩共產黨人“一心向黨,公心為民,用心實幹,清心律己,熱心傳承”的“本色”精神。(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衛視頻道《調查》 原標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k83ukfvu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